大團體動力實驗室冬季班(201012-201101)學習心得分享

 

~大團體與任務團體交織的新體驗 侯務葵1000207

 

我曾參加過許多次不同的大團體課程,卻不曾參加過,如這次的大團體動力實驗室課程,它是個奇妙的體驗

這次共有10次課程,而每次3小時課程分為大團體與任務團體,輪流的進行;大團體動力對我來說就如一個人在茫茫大海中,摸索的出現,摸索的與其他成員一起冒險,找著、摸著、試探著,什麼才是我們此時此刻的議題?經驗著我們努力把握學習的資源,各自前進,就像跳著「探戈」,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;我們練習出現中,彰顯了彼此脈絡的差異;帶著我們各自的理解,有時任務團體成了相互支持、取暖和探討大團體經驗的家。

 

任務團體是這次課程中最特別的設計,在第一次團體後,成員主動的提出自己要成立的任務主題,各自組成團體,然後進行自己的任務團體的發展;如我這次參加了教育議題任務小團體,走過10次的任務團體後,我重新經驗小群人要一起討論、相互理解和找到行動的過程;每位成員身上的特色,都成了豐富我學習的元素,A一位因小兒麻痺症,因缺乏資源而成為半躺輪椅的肢體障礙的夥伴,卻靠著自己的自學和努力,走出了困居多年的頂樓,從他的演忠和語言中,看見了用心和熱情;B一位蘆荻社區大學資深學員,在團體中努力的前進,在任務小團體中,用心的參加,讓我見識到,心打開了,路就走出來了:其他C、D和我都是教育系統中不同位置的第一線工作者,各自揮灑自己的理念;我們一起在小團體中,相互看見,相互學習。其他任務團體的精采,就像一個個家的精采和緊密。

 

若你要打開各自任務團體的家門,要學習去敲門;我這次透過了其他團體敲門的示範中,也練習了去敲門了;敲門後要等待任務團體開門,練習與另一家—系統、組織的相處和對話;是這次團體課程中一大特色。

 

那麼當我們各自進行任務團體-小團體時,課程的老師-夏林清老師成了諮商員,她在任務團體外,等待著大家的諮詢;可惜我這次沒有進行這部份的學習;有這樣遺憾的學員一定不少,當我們再最後一次團體學習經驗回顧的時候,大家不約而同發出遺憾的聲音;直呼:下一期(春季班201104-06),我還可以報名參加嗎?

 

對我來說:任務團體就如自己在學校系統中的處是位置般,大團體有如學校小型社會,系統運作和各小團體中成員行動網前發展,是個很好的體驗;回到這團體課程的規則中,強調不缺席(不克請假3次以上),強調學員背景的異質性等等,提供了相互對照中的差異學習資源;這次對我重要對照之ㄧ,是規則,規則有時是自己在團體中行動的安全方向;有時卻是自己無形的束縛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快連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